栏目分类
惊人的扫塔规律:长大后有出息的孩子,其父母有三种大智慧
发布日期:2025-08-07 19:27 点击次数:194
网上有一个问题:唐僧扫塔为什么非得从下往上扫?
在《西游记》中,唐僧师徒一路西行,遇庙烧香,见佛拜佛,遇塔扫塔。
到了祭寒国金光寺,唐僧和孙悟空各自拿一个扫把,端着一盏灯,打开塔门,从第一层开始,扫到了第十二层。
图片
很多人就疑惑了,这清扫的方式,是不是没有用啊。把灰尘等,慢慢清扫,到了塔顶,灰尘又下来了,这不是白干?
《百家讲坛》电视栏目的赵玉平老师说:“师徒扫塔,总结成十二个字:起点低、当下净、回头脏、平常道。”
不按套路的扫塔行为,其实是一种修行,是给心灵的洗礼。
其实,育儿的过程,也是一种修行的过程,是父母修炼格局,孩子修炼人生。把扫塔的规律,用起来,那就不愁孩子没有出息了。
图片
01
成长,需要“从下至上”。
俗话说:“万丈高楼平地起。”
没有扎实的基础,一开始就跑起来,肯定是要栽跟头的。
等孩子栽跟头了,再从头开始,明显就比同龄人慢了。也见证了,欲速则不达的道理。
在十几年之前,“汶川地震”中,一个叫小郎铮的孩子,受到了大家的关注。
他在废墟中,掩埋了很久。
官兵齐心协力,把他从废墟中救出来。他躺在担架上,第一时间是感激,行了一个队礼。
图片
大家把他定为“敬礼娃娃”,并迅速走红。
很多商家发现了机会,邀请他去做宣传,也给丰厚的回报。
他的父母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外界的“合作”邀约,全心全意地培养孩子,让孩子努力读书。
父母说:“我们都觉得他只是个孩子,他现在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,郎铮自己也从来不觉得自己是什么名人,只是一个爱读书、爱运动的普通学生。”
高考结束后,他总分考了637分,上了名校。
看着孩子的好成绩,郎铮的父母仍旧保持低调,表示:“如果没有成绩作为基础,'敬礼娃娃’的光环再亮眼,也没什么用。”
让孩子降低起点,似乎是不合常理的。很多父母,都恨不得拔苗助长。
也就是起点低,让一个人成长的非常扎实,就像一棵树,扎根越深,树冠就会越大。
所有头重脚轻的树,在风中都倒下去了。这就是活生生的教训。
人群,也分三六九等,但是任何一个高等级的人,都是从低等级开始的。就是出生在罗马的人,不从基础开始学起,那也要被逼离开罗马。
万般皆下品,惟有读书高。记住这句话,育儿就有头绪了。
图片
02
当下,需要“当机立断”。
关于唐僧扫塔,有人这样说:“脏到一定程度,就只能从下开始扫。因为你不扫,根本无法进去,相当于开辟一条路。”
是的,一座塔,十几二十年都没有打开门了。里面都是蜘蛛网,灰尘,甚至有很多鸟的粪便,都无法落脚。
你一口气就冲到顶端,大概率是不可能的。
因此,把当下的脏东西清理,是第一要做的事情。这就体现了“当下净”。
《传灯录》中有一个禅理故事。
有源禅师去拜访大珠慧海禅师,希望得到修行的方法。
有源问:“如何用功修道?”
慧海回答:“饿了就吃饭,困了就睡觉。”
有源就费解了,因为大家都是这样做的,能够修炼什么呢?
慧海又说:“别人是吃饭的时候,想七想八;睡觉的时候,胡思乱想。我呢,吃饭是吃饭,睡觉是睡觉。”
一语惊醒梦中人。人只有把握当下,才能够抛开所有的烦恼,全身心去做一件事,去感受幸福。
教育孩子也是这样的,父母总是说:“看你上学期,多糟糕;说你昨天,和某人吵架......你就不能好好读书吗?”
也有父母担忧,孩子成长之后,可能工作都找不到,一直郁郁寡欢。
告诉孩子,我们能够改变的,也就是当下,能够抓住的,也是当下。
忘记昨天的失败,荣耀,一心一意去读眼前的书,和眼前人打交道。人的心思越干净,人的行为越有力量,因为注意力集中到一个点上了。
那一把放大镜,把阳光集中到一点,可以燃烧一本书。人的注意力,也是如此。
图片
03
成功,需要“循序渐进”。
扫塔的时候,从下开始,也意味着把第二层的灰尘扫到了第一层。我们往后看,确实脏。
但是我们扫到了最高一层,再往下扫,就容易多了,并且全部都会干干净净。
想起一句富有哲理的话:“一次冲锋,不会到一万米之外,但是一次次冲锋,肯定会到一万里之外。”
是的,一个人是否成功,拼的是耐力,坚持到最后的,是赢家。
比方说,一个行业里,能够成为精英的,多半是“老手”。
还比方说,几代人做一件事,会形成家族品牌。
东晋时,书法家王羲之让儿子王献之学写字,把几口大水缸摆出来,说:“你把水缸里的水,都用毛笔沾起来,写完了,就成功了。”
后来,王献之也成为书法家。
《古今书评》中给其点赞:“王子敬书如河、洛少年,虽有充悦,而举体沓拖,殊不可耐。”
一辈子的时间去做一件事,耐力足够,哪怕成绩不大,但人生一定是成功的。
教育孩子,养成终生学习的习惯,能够把简单的事情,重复做。把重复的事情,推陈出新。看似平常的生活,也是悄无声息地成长。
所谓巨大的成绩,不过是厚积薄发而已。
图片
04
什么是塔?《集韵》中说:“累土也。”
什么是育儿?我们说:“积累而已。”
终身读书,积累改变命运的知识;从下开始,夯实改变命运的基础;活在当下,集中精力办事;持续发力,慢工出细活......用平常的功夫,折服所有的无常。
父母们,育儿需要稳中求进,允许做晚熟的人。
父母爱子,百年大计。
子女自立,锲而不舍。
作者:布衣粗食。
关注我的文字,走进你的心灵。
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上一篇:《开心操》六个动作,常做笑哈哈
上一篇:《开心操》六个动作,常做笑哈哈